目前分類:電影觀後感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關於夢想 – 做夢是人類天然內生的一種能力吧。但是,也許再也沒有比日本更崇拜夢想的民族了吧。不論是哪一種型式的作品,有夢追夢的角色永遠是被放在最高的位階。我們為什麼會對別人為夢想努力的樣子感動呢,我們為什麼會為了夢想成真的結局動容呢,那種角色的揮汗變成我們的揮汗,角色的驕傲變成我們的驕傲。堅持下去!我們在心中吶喊。為什麼呢?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失去了夢想嗎?我們無法堅持下去嗎?我們沒有才華吧。我們沒有成為英雄的天賦。而角色即使從平地而起,經過堅持之後,也會變化成英雄。誰來見證我們一生努力的精華,並將其視為一種夢想的實踐,我們看不見自己努力的背影,那背影中超脫於只是存在的生命意義。所以,我們寄情於角色。偉大的角色。我們的精神脫離我們而去到了一改再改的設計圖上,一架一架試飛墜毀的飛機,跑道上強勁的風,起飛,和風一起,飛向夢想的彼端。

關於愛情 – 在那些年代,那些人與人的網絡單純、一腔思念只能靠紙筆傳達的含蓄年代,其他選擇性的稀少,讓人們更重視彼此。資訊稀少所以沒有benchmark或standard,在兩個人的世界裡,沒有什麼必須與理應,只有想要為對方好的單純想法。我們總是嚮往不渝的愛,卻總是可以在手中脆弱的情感中挑出ㄧ些看不順眼的雜絲。我們是愛上被愛的感覺,還是愛上對方。短暫的一生中可以邂逅多少個值得珍惜的人,那些讓我們真心的說出並且實踐「等你一百年我也願意」的人,我們該把這樣的機緣歸於巧合與運氣嗎?在人海中撈到那一位閃閃發亮的美麗之前,讓我們先暫時看著角色在天寒地凍的車站月台上找到彼此的體溫吧。

關於階級 – 這是一個菁英階級的夢想與愛情故事。如果這些角色沒有上天為他們準備好的起跑點,這一切都不可能會實現。次郎在一次回家的路上,在雜貨店買了兩個洋蛋糕,店門口佇著三個孩子,次郎忍不住想將蛋糕給他們。這一幕的用意是什麼?是想要凸顯男主角善良的心地,想要描繪戰時日本百姓的貧苦,還是要緩和一個小眾菁英故事的尖銳。也許是一箭三鵰吧。世界從來不是公平的,人也不是生來平等的,試圖要推翻這種自然的法則只是偽善,本庄狠狠的教訓了次郎一頓,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好好的演,不要辜負上天賜與的機會,才是每個人應該做的事。

關於宮崎駿 – 從小可以說是看著宮崎駿的動畫長大的,從聽不懂日文、也看不懂字幕的時候就開始看。我的第一部宮崎駿是風之谷的娜伍思嘉,其實風之谷的劇情並不是學齡前的孩子有能力去懂的,但是我一直都記得,只要動畫一開始,我就開始變的安安靜靜,掉入那個荒涼殘酷、被自然的力量所主宰的世界裡,和娜伍思嘉一起乘著風在空中遨翔。宮崎駿的動畫我覺得之所以迷人,是在於它讓人相信那些創造出來的世界,角色雖然充滿英雄式的勇氣,卻有著真摯不誇飾的情感,也沒有好人與壞人的二分法則,模擬著真實的世界創造出另一個想像出來的世界,從天空之城飄在雷雲中的拉普它,幽靈公主的太古神之森,到側耳傾聽裡女主角寫的小說裡的貓男爵,人們都有無遠弗屆的想像力,但是唯有宮崎駿,可以將之實體化成另人感動的故事,引領人們去體驗另一個世界的美麗。

講這麼多,其實也只是想為我的動畫控做華麗的辯解而已。我控宮崎駿動畫的程度應該可以算是噁心level,每一部我喜歡的動畫都重看了數不清的次數,大多數的台詞都是角色還沒講出來就知道他要講什麼,神隱少女借DVD回家的第一天就看了四次,做家事的時候也會挑一部放來當背景音樂。「都已經看過了知道劇情了還有什麼好看的?」很多人都會這樣想吧,對於某些電影這樣的問句我也是適用的,但是對於宮崎駿,可能沒有會膩的一天吧。在3D動畫大張旗鼓的宣示將會主宰動畫市場的時代,宮崎駿還是堅持傳統的2D畫風,事實上大多數日本的動畫還是堅持2D畫風,和西洋那一塊已經完全3D化的是兩種風情,十分有趣。風起裡Caproini男爵對次郎說:「人的一生有創造力的時間只有十年,你有好好利用你的十年了嗎?」我想,對於宮崎駿來說,答案是肯定的吧。感謝宮崎駿,我的世界也因為你斑爛了許多。

文章標籤

peii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1威尼斯影展、多倫多影展、釜山影展,2012台北電影節。
秀二拍電影的資金是老哥向黑社會借的,哥哥因欠錢慘遭打死。無路可退之下,他開始當人肉沙包的日子,一拳拳換取現金。「大國民」是他的OK蹦、「搜索者」是他的回魂丹;崩潰邊緣求生,即使如此還是澆不熄他心中的電影魂。秀二以回想影史經典療傷,為電影夢奮鬥博命!


觀後感

當然是衝著西島秀俊去看的。也不是第一次看西島的冷片,西島這個演員我覺得迷人的地方在於他表情蘊藏著張力,有些演員的臉就算是沒有太多的表情變化也可以承載故事,西島就是這一種演員。(只是有時候不知道他在演哪一齣XD)在電影魂裡西島像個過動兒一樣不停的奔走著,彷彿一停下來他的革命大業就會一夕破功,然而,在破爛的頂樓聚集來觀賞電影的人面前,他卻是文靜而謙卑的,對電影滿滿的愛戀只束收在短短的開場詞和一鞠躬裡。這種動靜的反差一時讓人反應不過來,同樣的情景重複出現後,才慢慢體會到這個腳色的深度。靜時的西島,聲音裡的敏感與脆弱有種讓人心疼的生命力,像是摸著人的脈搏在確認一個人的存在一般,非常迷人。

電影魂雖然在講一個熱愛電影不放棄夢想的人的故事,一直到電影最後主角都沒有拍成他想要的電影。觀者會期待他轟轟烈烈的完成他宣傳電影藝術的使命,製作出一部讓藝術電影復活的好電影,但卻等不到。這是看習慣商業片的觀者會有的預期,一種英雄式的起承轉合,然而實際上人生有多大的機率人們只是有努力而得不到成果的。真正的藝術電影也要反映這種現象,也許藝術電影之所以冷門,就是因為他無法給予觀者夢想式的正面劇情,一般的觀眾可能也不願意花兩個小時去體驗別人的苦悶人生,看藝術電影最常有的反應就是:怎麼沒有結局?所以結果呢?沒有結果的,人生除了死,還有什麼其他結果。如果不能欣賞進行式本身,而去期待美麗的結局,那只是純粹在尋求娛樂而以,和聽故事的小孩沒有分別。

有趣的是,描繪男主角製作電影的場景只有一段,而且是非常短的一段他在寫稿的場景,不確定這個用意是什麼。電影一開始就已經開門見山的說了男主角沒有辦法自己作電影(借錢拍過兩部但是都沒有成功。),所以他只好轉而盡他所能的宣傳藝術電影。他為什麼不能作電影,片子裡沒有交代的很清楚,是普羅大眾和商業電影公司沆瀣一氣的錯?還是自己的能力有限?這個問題我想導演就讓它懸著由觀者自行判斷。

男主角對藝術電影的執著近乎癡傻,將影片投影在自己身上,彷彿畫面可以替自己療傷。去參拜名導演的墓,摸著墓碑刻著的電影名稱,再用同一隻手去撫摸自己被打腫的臉,好像有什麼神奇的療效一般。像我這種從來沒有對任何事情激情到這種境界的人實在很難理解,但這種人確實是存在的。不知道為什麼聯想到蔣勳在孤獨六講的革命孤獨裡談到的革命人士,一生中都沒有體驗過這種革命激情的人,也許該有種遺憾吧。

電影裡的沙袋場景(就是男主角一直被毆打)在我看來並不是要表示他對電影的熱愛不死,而是對於藝術電影本身不斷遭受抹煞之現實的影射。要還債的倒數最後一天,男主角接受毆打一百拳,每一拳代表一部電影,螢幕打出電影的名字、導演和拍片之年,彷彿死去的電影還魂到人世來申冤一樣,集體申張,浩浩湯湯。

男主角在被毆打的時候不斷的出現他拿著大聲公向人群宣傳電影藝術的疾呼,高喊著:「電影是藝術!」 如果這裡不是要彰顯男主角宣傳方式的愚魯,而是要直接對看電影的人作教化的話,各人認為是一個很適得其反的作法,要形容一個女人美麗,如果從頭到腳的直接去形容她眉像蛾、髮似緞、指如柔荑,反而無法感受到其中的美感,最高明的寫法反而是形容她身邊的氛圍,對她本身的肉體美一字不提。這裡的疾呼也是一樣,越是直接的疾呼,越是容易把觀者推到無法互相理解的遠處。片子裡一直出現冷漠疾走的人群,灰冷的水泥叢林,配上男主角廝聲力竭的疾呼,沒有人在聽,沒有人回應,這就是藝術電影所面臨的真實困鏡吧。

總而言之,這片不是只是講熱血,而是講殞落。我是這麼認為的。
藝術本來就是創作與欣賞者之間的一段互動與詮釋,我的詮釋也因此帶著我各人的悲觀主義。
如是說,好看,不好看,能夠讓我寫這麼一長串感想,怎還能把它歸類不好看呢?

文章標籤

peii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